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旧时王谢堂前燕与新时代
君子兰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后传入欧洲和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将此花赠送给溥仪,作为珍贵花卉种植在伪皇宫花苑中,民间少有栽培。20世纪4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内战带来的政局动荡,原本存于皇室的君子兰逐渐流入民间,但并不能算普及。建国后,温饱困难的经济显然也很难有闲情逸致去养花,哪怕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君子兰在民间也不多见,再者这种花在当时的纯正的社会主义思潮下是毒草,养君子兰,会被认为是有资产阶级思想,而买卖君子兰,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君子兰热潮的时代环境,1984年10月1日,首都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邓小平检阅部队并发表讲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柳传志、王石等人下海,海尔、万科、联想等公司相继成立。中国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的人生轨迹在1984年隐约交集,中国的经济大潮才刚刚开始,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1982年火遍全国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刻冲击人们的头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二、君子兰美得让人目不转睛
改革开放后,君子兰交易在长春日益活跃。许多上了年纪的长春人总结出最初的君子兰情结:君子兰,名字响亮,观赏价值高,从观赏到内涵完美融合,与之伴随的巨大市场潜力更是让人垂涎欲滴。1979年,郭凤仪(君子兰事件经历者,后来的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发展公司总经理)卖了瑞士表,用180元买棵“二年生的花苗”,价钱轰动了长春养兰界。而今垂末之年的郭凤仪说,自20多岁开始与君子兰结缘,整天就是这么看,40年都不腻。他坐在成片的绿叶间,喝着茶水,目光始终不离盆中的君子兰。市场供不应求,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但一盆好兰,价格往往是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逐步攀升的价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为此,长春市出台“16条”,要求每盆君子兰售价不超200元。1982年,“16条”让长春君子兰市场陷入低潮。1982年,长春市出台君子兰“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200元。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受到相对管制的,因为价格的暴涨暴跌会被认为干扰经济秩序,影响经济正常发展,管理极其细微,哪怕是花卉这种小众商品,当然还有更多的大时代背景后面会继续讲述。
三、市花经济与创汇大时代
1982年春举行的“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给君子兰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郭凤仪说,当时义展共接纳观众约2万人,开始原定门票0.5元一张,后来前来赏花的观众队伍排起了长队,门票也随之涨到1元。义展门票收入1 7000多元,送到农业部,受到了一位副部长的接待,这也为君子兰的名声拉高到更大的舞台。君子兰义展的火爆,让长春市领导看到了群众对君子兰的热情。1984年10月11日,长春市通过《关于命名君子兰花为长春市市花的决定》,君子兰正是成为市花,而此前的限价令不了了之。市花的身份,让君子兰在市场上“艳压群芳”,家家户户以养君子兰为荣,珍品君子兰的市价超过万元甚至10万元。随后,长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取消原来所有的“限价令”。这座城市领导的远大设想是:利用君子兰发展经济,赚取外汇。
四、为什么扯上赚取外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技术换市场的策略下,外汇储备屡屡捉襟见肘。来自海关的一组数据,你更容易明白,1984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1201.2亿元,实际增长19.6%。出口总额580.6亿元,实际增长14.6%;进口总额620.6亿元,实际增长24.7%。进口大于出口40亿元(数据已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为国家创汇在彼时是一件十分值得鼓励的事情,乃至于以后中国经济中长期将顺差作为积极,厌恶逆差可谓源头相同。1984年12月4日,《长春君子兰周报》创刊发行,头版头条引用当时的国务委员陈慕华一句话:大力发展花卉事业,可以说全面吹响君子兰热的号角。
五、君子兰涨价下的众生相
当时,长春市民宅的窗台上,随处可见君子兰。最夸张的情景莫过于:端一盆君子兰走在红旗街(早期君子兰马路市场),不用走完整条街,买家给出的价格就能涨三次。据吉林君子兰协会秘书长描述,1984年起,长春几个主要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拿着钞票采购君子兰的人们在市场里比比皆是。当时买花目的只有一个,养君子兰能挣钱。1985年1月,一位港商到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发展公司参观,看中了一盆名叫凤冠君子兰,提出用一辆豪华皇冠轿车交换,被总经理郭凤仪拒绝。“那辆皇冠车在当时约值9万元。可皇冠每天可以生产,我用钱能买到,而凤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结果,况且没了它,公司还怎么拿凤冠命名?”郭凤仪还有一点顾虑,当时省级的领导干部才坐上海产的车,他要是坐了皇冠,太出风头。这还不算火爆,牛俊奇介绍1985年的另一宗交易:长春王姓养花大户将一盆君子兰卖给了哈尔滨客户,价格是14万元,创造了1985年之前君子兰交易之最。长春市君子兰产业办公室资料显示,按当时伦敦金融市场牌价,14万元可买40多两黄金,而1985年10月30日的汇率: 1美元=3.20元人民币。而一株君子兰顶多不过二三十片叶子,价格赛过黄金,君子兰“绿色金条”的称号也因此得名。随着高层的认可,各种君子兰经济实体纷纷开张,天价君子兰的传闻不绝于耳。彼时长春楼房价格大概每平方米280元。
(一)政治挂帅。省市领导纷指养君子兰致富的远大前景;电视台节目片头用了君子兰;挂历连带封面13页都是君子兰彩照;香烟、肥皂、服装、家具等等商品,打上君子兰的图案或字眼。香港某电视台免费为长春君子兰提供广告,日本请求长春再举办君子兰展一定让他们参加。
(二)资本跃进。短短几十天,长春出现十大公司和40家花木商店,向外省市拓展的分公司、子公司不计其数,最高潮时有5000多人去各地搞君子兰展,来回都坐飞机。(三)企业搞副业。长春机械厂号召职工走君子兰致富道路,全厂1700多名职工家家开养;长春洗衣机厂投资数十万元,在办公楼顶上盖了600平方米空中温室。(四)艺术家捧场。歌唱家王洁实、谢莉斯为君子兰一展歌喉;画家范曾为君子兰作画;作家万忆萱为君子兰赋诗;书法家启功为君子兰题字;大师侯宝林为君子兰说相声。长春工商部门当时统计,每天走进长春各君子兰市场的高达40万人次,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走街串巷无证经营的人。市场里,粤语、闽南语、湖南话、上海话。(五)乐极生悲。随着君子兰那么的好赚钱,悲剧也慢慢出现,鞍山市立山区检察院一位方姓检察员带着三个兄弟,配备枪支开着越野吉普,杀向长春强抢君子兰;吉林省农机厅一位技术员家里养了两盆好兰,他的弟弟来抢夺时杀死了女主人。郭凤仪和牛俊奇的陈述中,上述都是极端状况。疯狂背后,官方统计年成交额达到1700万元,这来源于缴税总额统计的数字,要知道1984年中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57亿元,而那朵花就占了万分之0.5。
 
六、君子不是一天养成的
不是一天,要几天?大街小巷“人人养兰,人人说兰”,甚至引起了持枪、开车抢花窖的恶性治安案件。一种植物竟能在商品意识重新萌动的年代无比诡异地开出经济泡沫“恶之花”。人人都知道一盆花不值那么多钱,那么为什么要抢君子兰呢,有人肯定会问大棚养植不行么?答案是:当然不行!君子兰的生长周期长,一般要培育四、五年,长到20片到25 片叶子才能开花,培育得好的也有二、三年就能射箭开花,有的甚至不到两年就射箭开花了。君子兰的生长周期决定了,短期增加君子兰花供应的困难,因而价格螺旋加速上涨成为必然。前面提到的,在当时的环境下,社会政治经济氛围逐渐变得宽松,计划经济的枷锁逐渐松垮,金钱的魅力与发财的愿望是无法抵挡的,就这样“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这中间疯狂的不仅仅是市民、市场、还有“市长”。
七、四道金牌——君子兰的挫折
改革开放渐进宽松的环境,地方搞政绩需要以及全民对赚钱的期待恰巧都碰到了一起,而花期的限制几乎就是火上浇油,让价格飞涨在短时间就实现。并非到最后时刻才有人质疑,来自吉林某省级报刊的三篇社评,1985年6月1日、7日、13日,该报头版刊发《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再谈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不能靠挖国家墙脚来哄抬君子兰花价》三篇社评。这三篇社评,矛头直指人们购买君子兰的动机,以及君子兰交易所衍生的腐败现象和治安问题,得出结论:奇高的君子兰花价应当平抑下来。1985年6月10日,更高级别的《人民日报》,在二版显要位置刊发《“君子兰”为什么风靡长春?》,文中将“君子兰交易”称为“虚业”,并提出“四化建设要我们多干实事”(特别注意了,当时的经济开放思路是用中国市场换国外的技术,因此相比获得硬技术来说,中国的经济思维当然相对僵硬的认为虚头巴脑的艺术类商品是可以退居次要位置的,因此这种口吻的批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
随着高层社论的批评,长春市的“高压政策”如期而至,据郭凤仪说最狠的规定是纳税额需达到交易额60%,君子兰市场交易立即陷入冰点。高价的君子兰消失了,平价的交易几乎没有了,担心当“接盘侠式的击鼓传花”并未存在过,因为一夜叫停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产业才刚刚起步,人人争当“护花使者”。先是政府限价,后又号召家家养花三五盆,甚至命名君子兰为长春市市花。市场完全失控时,政府又不得不紧急叫停,君子兰经济大泡沫归于虚无。“发财梦”破灭,全面审查开始,坐牢的坐牢,君子兰价格一落千丈,垃圾堆里随处可见君子兰。
八、平淡之后的珍贵
直到1990年,长春君子兰交易才渐苏醒。目前,君子兰已被长春市定为一项重点发展产业,其产量和质量均占全国鳌头。在结束不久的长春君子兰花展上,长春君子兰品质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第一”,当然贵的君子兰也应当还有,她本身就是一种美丽价值的象征,但在当今的普通民众心中,君子兰已不是什么“绿色的金条”,它是一种喜欢在春节绽放的花儿。哦不!贵的君子兰还是有的,只是安静了许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九、偶然中的必然
经济结构的瑕疵或者漏洞、政府的政绩诉求、民众的致富诉求以及特殊的自然技术生产周期结合,导致了诸多商品价格潮起潮落,像感冒病毒一样,每过一段周期,就会在不同的地区大爆发。普洱茶神话,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福岛核电站导致的抢盐,SARS的板蓝根疯狂。人的本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人生来就是贪婪的。也许你无法找到下一个君子兰,也许你正在逃离某种君子兰。如果你甘当推手,催熟君子兰,记住一句忠告: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物理学角度讲,水泡受到曲面特性的约束,经济的泡沫只能受到家庭预算约束,整体行业空间约束,乃至于宏观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约束,没有一只鸟可以飞到大气层以外。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十、荒诞
还记得当初说凤冠君子兰拒绝被港商购买的事情么?看到后来君子兰价格那么贵,港商被拒绝,大家也能够理解了,但要是问你:老郭到底为什么不卖,也许你也猜不到。郭凤仪在20多年后回忆道:当时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我不知道这盆‘凤冠’究竟值多少钱(笔者按,隐约中,也许老郭还是觉得值更多的钱);二是当时脑子里还有阶级观念,认为香港客商是资产阶级,不想让这盆花到他们手里。历史具有惊人的嘲讽,以阶级差别拒绝香港客商的郭凤仪没想到,1985年下半年风云突变,“凤冠”贬值了,而自己被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亦被有关部门审查。
 
参考资料:国家统计局经济年度统计公报;百度词条,疯狂的君子兰事件;
话题:



0

推荐

浪潮织叠

浪潮织叠

2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分析研究为主业;寻找研究与投资之间的平衡。

文章